不要低估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—降LPR的5点理解【国盛宏观熊园团队】
核心观点:回答4个问题,为何只降5BP?会再降准降息么,时点呢?能宽信用么?利率怎么走?一句话:不要低估国家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。
1、本次1年期、5年期LPR同步下降,属于预期内的“双降”,符合我们预判。
2、为何1年期LPR降10BP,但5年期只降5BP?有4大原因:符合LPR调降惯例,历次5年期LPR降幅均小于1年期;不想释放地产放松的过强信号;稳住银行息差(1.18央行对LPR有新说法);为后续再降预留空间。
3、我国货币政策已转向全面宽松,再降准降息仍可能、但次数有限,降息时点3月和4月可能性更大,降准时点2月和3月可能性更大;地产、基建、美联储是关键。
4、降息降准能稳信用,难以宽信用;宽信用需其他组合拳,尤其是地产政策,关注地产需求端政策的放松。
5、本次降息进一步预示,2022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比较友好,至少短期“不差钱”,这将对股票和债券构成有利支撑。
>股市结构性机会,高度关注地产、基建等稳增长链条。
>债市波动性机会,1季度利率走势可能是震荡为主,中枢可能是2.6%-3%,总体走势可能类似2021年7月降准之后2-3个月内的横盘震荡。
报告正文:
1、本次1年期、5年期LPR时隔21个月同步下降,属于预期内的“双降”。1月17日央行下调MLF/OMO利率10BP,过往看LPR均跟随下调(最近一次是2020年4月),再结合1月18日央行新闻发布会十分直接的信号,本次LPR下调已是市场一致预期。
2、为何1年期LPR降10BP,但5年期只降5BP?可能有4大原因
>其一,符合LPR调降的惯例,历次5年期LPR降幅均小于1年期。从表1可知,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,加上本次共有7次调整,其中:3次是5年期没调、1年期下调5BP;4次是同步下调,但只有2019年11月降幅一样(均为5BP),之后3次均是1年期降幅大于5年期(2020年2月和本次一样,2020年4月是1年期降20BP、5年期降10BP)。
>其二,降10BP对地产放松的信号意义可能过强。房贷利率与5年期LPR直接挂钩,若突破“惯例”直接降10BP,可能会传递要大幅放松地产的信号。
>其三,减轻银行压力,稳住银行息差。央行1.18新闻发布会指出,“LPR只有一个总的,没有分行业的;制造业中长期贷款、个人住房贷款等中长期贷款,都参照5年期LPR”。鉴于中长贷款是银行贷款大头(接近7成),降5BP有助于减轻银行压力。
>其四,有利于央行相机抉择,为后续再次下调预留空间。结合1.17下调 MLF/OMO利率和1.18央行新闻发布会的信号,后续可能还会再次降息。此外,一旦未来1-2个月房地产市场没有明显回暖,不排除央行可以只降5年期LPR。
3、我国货币政策已转向全面宽松,再降准降息仍可能、但次数有限,降息时点3月和4月可能性更大,降准时点2月和3月可能性更大,地产、基建、美联储是关键。
>我国货币政策已转向全面宽松,会继续“放水”。本次LPR下调,叠加12.6全面降准、1.17下调 MLF/OMO利率和1.18央行新闻发布会,进一步体现了央行主动作为、靠前发力的决心,旨在提信心、稳预期、降成本、稳增长。我们继续提示,“开始了就不会轻易结束”,后续仍有可能降准降息,只不过幅度和次数可能比较有限(《会继续“放水”—央行最新发布会8信号》)。
>经济走势是再降准降息的核心考量,尤其是地产和基建的回暖情况。显然,近期降准降息的最大初衷是稳增长,1.18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也直接指出,“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,进要服务于稳,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,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”因此,央行下一步动作主要看经济,建议紧盯地产销售、土地成交和基建落地的情况。
>美联储加息节奏是重要扰动,短期内我国仍会“以我为主”。近来美联储全年加息3-4次概率不断升温,3月加息隐含概率已接近100%,带动1月以来中美利差降至100BP附近,1月18日/19日已连续两天降至100BP下方。客观看,美联储收紧肯定是我国的掣肘,但鉴于近期人民币汇率稳定至6.3-6.4,我国货币宽松仍有“窗口期”。
>后续降准降息的时点预判:降准方面,综合MLF到期、缴税缴准、跨年跨季流动性等因素,春节前后或3月前后仍可能再降准,幅度可能是50BP;降息方面,基于1月前半个月疲软的高频表现,再叠加国内疫情多地散发,Q1经济应难以实质性企稳(当然核心还是地产和基建)。倾向于认为,1-2月数据“真空期”后,3月、4月可能是更好的降息时点。
4、降息降准只能稳信用,难以宽信用;宽信用尚需其他组合拳,尤其是房地产政策。
>宽信用仍需等待。历史经验看,宽货币到宽信用一般存在1-3个季度的时滞,且宽信用多与地产、基建投资的修复有关。当前看,地产与基建的修复迹象尚不明显,再叠加本轮地产调控决心明显强于以往,预示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可能要更长时间。继续提示:本次降准降息有助于降成本、稳增长、稳信用,但真正的宽信用尚需时日。
>关注Q1社融回升和地产进一步放松。维持此前判断,鉴于Q1压力较大,地方债、信贷均可能多发,预计Q1社融增速有望稳中趋升,可能升至10.5%-11%(2021年12月10.3%、11月10.1%、10月10%)。此外,继续提示:后续地产调控会更注重因城施策,会进一步松动,紧盯限购限售、首付比例、认房认贷、预售金等需求端政策的可能调整。
5、降息后,大类资产怎么走?本次降息进一步预示,2022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比较友好,至少短期“不差钱”,这将对股票和债券构成有利支撑。维持年度观点,展望2022年:
>股市结构性机会,高度关注地产、基建等稳增长链条;
>债市波动性机会,1季度利率走势的关键因素是“宽信用”VS“宽货币”的进展,倾向于认为:以地产基建回暖为表征的宽信用是慢变量,以降准降息为表征的宽货币仍可期、且短期难以证伪,对应看,1季度利率走势可能是震荡为主,中枢可能是2.6%-3%,总体走势可能类似2021年7月降准之后2-3个月内的横盘震荡。
风险提示:疫情演化、政策力度、外部环境等变化超预期
联系人:熊园,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;刘新宇,国盛宏观分析师;杨涛,国盛宏观研究员;刘安林,国盛宏观研究员。
相关文章:
[7] 转向的确认—逐句解读12.6政治局会议,2021-12-07
[8] 转向了—总理座谈会和3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信号,2021-11-20
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1月20日发布的报告《不要低估稳增长的决心和力度—降LPR的5点理解》,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。